交通运输行业是我国减污降碳、协同增效的重点领域。其中,不可忽视保有量较小而排放较高的卡车。以卡车为载体的公路运输占据着我国货运的主导地位,是交通行业减污降碳的主要阵地。如何加速卡车绿色低碳转型,成为各方关注的重要议题。
(相关资料图)
日前,“2023中国绿色货运先锋”论坛在京举行。亚洲清洁空气中心、清华大学环境学院和新能源汽车国家大数据联盟日前发布的最新报告《绿卡榜:中国卡车减污降碳进展研究》(以下简称“报告”)显示,我国近年来开展的柴油货车污染治理攻坚取得了阶段性成效,卡车污染物排放持续下降,新能源卡车发展也驶入“快车道”,但在货运行业迈向零排放的清洁化进程中,仍需加速转型。报告建议,“十四五”时期,要继续深挖卡车行业减污降碳潜力,提升卡车绿色竞争力。
“2023中国绿色货运先锋”论坛现场图。图源网络
“国六”标准实施落地后,柴油货车污染攻坚成效显著
柴油货车污染治理攻坚战实施以来,我国构建起更加完善的“车—油—路”一体化的排放控制体系,卡车污染控制卓有成效。
报告数据显示,2019—2021年,我国卡车保有量增长了近20%,但PM和NOX排放量下降了6.5%和7.5%,在卡车快速增长的同时实现了污染物排放量的显著下降。
此外,我国建立的在用车全过程排放监管体系,同样有效推动了柴油卡车NOX排放的持续改善。“我国建立的在用车全过程排放监管体系,不仅有效推动了在用车排放的持续改善,同一标准的新车排放控制水平也在提升。”亚洲清洁空气中心交通项目主任成慧慧举例说,“以使用时间同为两年的柴油卡车为例,2018年以后注册登记的国五柴油卡车,与2018年以前的相比,环保年检中NOX的排放浓度下降比例能达到10%以上。”国六标准的实施和在用车排放监管体系的完善,有效推动了柴油卡车排放的持续下降。
持续推进卡车深度节能减排,强化监管将释放更大减排空间
2022年11月,第二阶段柴油货车污染治理攻坚行动方案发布,设定了多项清晰的减排攻坚目标,传统燃料卡车的减排潜力急需深入挖掘。
新车标准升级是从源头推进柴油车节能减排的重要手段。“我国应加快下一阶段排放标准的研究和准备工作,推动多污染物在全工况下深度减排的同时,纳入温室气体排放限值,实现燃油卡车大气污染物和温室气体的协同管控。”清华大学环境学院教授吴烨表示。
标准在引领行业节能减排技术的研发和产业推广应用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现阶段,我国主要依靠加严新车燃料经济性标准推动柴油卡车降碳。报告发现,当前部分车型公告油耗已优于征求意见稿中的第四阶段限值,因此可以考虑对标行业先进水平来设置限值目标,更大力度地推动柴油卡车降碳。
另外,持续强化在用车排放管控、加强高污染车辆闭环监管将进一步释放柴油卡车的减排空间。“完善在用车监管体系,不仅要提标,还要提升多源数据联合监管的能力,推动高污染车辆的闭环监管和淘汰更新。”成慧慧说,“例如充分利用环保年检、OBD远程在线监控、遥感监测、跟车等多源数据的监管能力和执法应用等。”
新能源卡车成风向标,需提升场景适应性与能源清洁度
一方面是通过减少柴油卡车排放和使用推进转型,另一方面则加快卡车电动化进程,树立卡车发展新风向标。进入“十四五”,我国新能源卡车发展驶入“快车道”,以纯电动、氢燃料电池为主要技术路线的新能源卡车发展成绩斐然。
在新能源卡车快速发展的背后,政策利好和技术发展发挥了关键的驱动作用。2020—2022年,新能源重卡销量增长了7.7倍,渗透率由0.2%增长至7.8%。这一方面来自换电技术、快充技术以及氢燃料电池技术的发展和推动,另一方面则得益于政策的规划、引导和支持。
场景适应性是新能源卡车未来快速发展的制约因素,关键在于新能源重卡对中长途运输、开放场景运输需求的适应性。
“新能源重卡的发展对于新能源卡车的规模化应用十分关键,而换电重卡的发展在补能效率和运输效率等方面都具备较大优势,发展换电重卡是拓宽应用场景的重要创新,但目前仍需要标准、规范等尽快落地,加强推广力度。”新能源汽车国家大数据联盟执行秘书长李阳说。
报告指出,新能源卡车领域,卡车新能源化水平仍相对较低,在市场规模、利用率、使用强度和场景适应性方面存在较大发展空间。企业可重点关注电池能量密度、节能和补能技术,增强用户对新能源卡车的认可度。
报告建议,在新能源卡车的推广应用上,政府部门需进一步完善政策框架,同时,加快基础设施布局,建立具有示范效应的绿色货运廊道,并持续推进技术研发与创新。
“在卡车能源替代的进程中,上游能源生产、供应等环节的清洁低碳水平决定了卡车能源替代的碳减排优势大小,卡车行业也需要和电池、能源等行业做到碳减排协同,以最优能源路径实现卡车行业‘双碳’目标。”清华大学环境学院副教授张少君说。
此外,卡车生产企业是排放达标的责任主体,联结着产业链上下游的绿色低碳转型。报告建议,车企积极布局、生产更环保低碳的卡车,提升绿色竞争力,同时,用车企业、运输企业、卡车司机在购买卡车时,优先选择新能源卡车或更清洁的国六车型。
“面向未来趋严的法规标准和能源转型的必然趋势,‘趋绿’已成为卡车企业增强品牌和产品竞争力的必要因素。”成慧慧说。
(透视社综合中国环境报、中国能源报、经济日报报道)
编辑:李煦、廖明娟(实习)
校对:李旭颖
审核:龚紫陌
标签: